雲林縣汽車貸款不還內容來自hexun新聞利率問題

新材料加快 實驗室到 產業化步伐

專訪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副司長高雲虎新中國成立以來首個關於新材料產業的5年規劃中,為目前尚處於跟蹤和追趕階段的我國新材料產業指明6大發展重點,並提出核心解決產學研用一體化問題,引導產業鏈緊密發展文/《中國投資》 趙沛楠“由於新材料產業對資源環境依賴程度較低,又是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物質基礎,很多地方把它作為發展重點之一。這對我國新材料產業的發展壯大來說,是件好事,但並不意味著可以一哄而上”,在接受《中國投資》雜志專訪時,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副司長高雲虎認為,面對新材料產業這樣一個尚處培育期的新產業,目前核心就是要解決產學研用一體化的困擾,防止新興產業在發展初期不可避免地會存在一些盲目性和自發性,重復建設、重復投資的問題。為此,日前國務院發佈的《新材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特別提出要積極突破技術及裝備制約,建立創新示范平臺和公共服務平臺,完善基礎數據,助力企業關鍵材料開發和推廣應用。對於《規劃》中所提出的2萬億產值,高雲虎給出瞭這樣的解釋:“‘十二五’期間國傢將采取各種措施鼓勵支持新材料產業發展,各地發展新材料產業的積極性也很高,因此,新材料產業增速將超過“十一五”期間的平均水平。同時,考慮到新材料產業總體上仍處於培育期,為提高產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避免一哄而起,增速也不宜提得太高。因此,《規劃》提出瞭‘十二五’期間年均增長率超過25%,到2015年達到2萬億元總規模的目標。”他告訴記者,新材料范圍廣,品種多,產業邊界相對模糊,一直以來對產業總規模的統計並沒有準確數字。原材料司在經過調研並進行分領域、分品種的統計後得出,2010年的新材料產業規模約6500億元,“十一五”期間年均增長約20%,在這樣的背景下,上述目標的達成應是“水到渠成”。基礎研究難出“實驗室”《中國投資》:新材料產業被列為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初,關於其發展規劃的討論就不絕於耳,您認為此次《規劃》出臺是基於怎樣的背景?高雲虎:2010年10月,國務院作出關於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將新材料列為重點培育和發展的7個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2011年初公佈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對培育和發展新材料產業發展也提出瞭任務和要求。為貫徹落實《綱要》與《決定》精神,進一步明確新材料產業“十二五”發展的目標、重點及措施,我們會同有關部門共同對《規劃》進行瞭編制。作為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個關於新材料的5年規劃,其編制過程歷時2年多。為瞭準確把握新材料產業發展規律,合理確定規劃目標,突出規劃重點,《規劃》編制過程中,起草小組實地調研瞭100多傢企業,分重點領域、重點地區、下遊用戶3個層面研究形成瞭200餘萬字專題報告,征求瞭120餘傢單位(部門、協會、企業)意見,並註重瞭《規劃》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總體規劃、工業轉型升級規劃的銜接,以及與新能源、高端裝備制造等其他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傳統產業相關規劃的協調。可以說,最終形成的《規劃》凝聚瞭社會各方共識,是集體智慧的結晶。《中國投資》:作為一個還不太為公眾所熟知的產業,目前我國新材料發展情況如何?高雲虎:我國新材料經過幾十年發展,從無到有,不斷發展壯大,為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做出瞭重大貢獻,具備瞭良好發展基礎,也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從成績方面看,一是新材料產業體系初步形成。研發、設計、生產和應用等各環節發展趨勢良好,新材料品種門類較為齊全。二是新材料產業規模不斷壯大。2010年我國新材料產業規模超過6500億元,與2005年相比年均增長約20%。三是部分關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自主開發的鉭鈮鈹合金、非晶合金、高磁感取向矽鋼、間位芳綸和超導材料等生產技術已達到或接近國際水平。從問題方面看,主要有這樣幾方面:一是關鍵材料保障能力不足。2010年,我們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對新材料的需求,對新能源、電子信息、航空航天、船舶、汽車、鐵路、節能環保等領域的30餘傢大型骨幹企業做瞭需求調研,涉及130餘種關鍵材料。調研結果顯示,這130多種材料,有32%目前國內沒有生產能力,完全依賴進口。有54%目前國內可以生產,但產量、性能和質量尚不能滿足國內要求。僅有14%目前可以實現完全自給,但多為技術含量相對較低的品種。材料整體保障能力不足,使得國內企業在生產工藝開發、材料性能檢測、數據分析等也嚴重缺失,阻礙瞭新材料開發和產業化的步伐。二是產學研用相互脫節。我國新材料產業總體還處於跟蹤和追趕階段,新材料基礎研究主要依靠國傢投入,企業開發新材料的困難較大。由於產學研用一體化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滯後,技術創新成果的高效轉移和轉化機制尚未建立,導致新材料產業化步伐緩慢,科研與生產、應用之間脫節,基礎研究與產業化之間普遍缺少中試研究階段,大量科研成果不能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很多先進技術大都停留在實驗室階段,難以實現工程化、產業化和規模化。三是政策環境還需進一步完善。長期以來,我國新材料產業的獨立主體地位不夠明確,配套支持政策不夠完善,統計、標準體系不夠健全。材料開發往往是被動地應對重大工程提出的需求,分散在各個應用領域,材料的共性、通用性被忽略。新材料產業技術含量高,產品周期短,研發、生產和推廣應用需要投入大量資金,蘊含著巨大風險,財稅政策的激勵和引導作用有待進一步加強。關於財稅扶持政策我們曾做過專題研究,初步統計瞭7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已有的各項政策。結果顯示,除新材料以外的其他6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已有財政專項合計超過40個,而新材料產業卻僅有863、973等一些普通支持政策,差距十分明顯。產業鏈助力2萬億目標《中國投資》:《規劃》中提出到2015年產業總值達到2萬億,年均增長率超過25%的目標,請問這一目標的設定是基於哪些考慮?《規劃》對目標的達成提出瞭怎樣的對策?高雲虎:新材料范圍廣,品種多,產業邊界相對模糊,一直以來對產業總規模的統計並沒有準確數字。經過我們調研並進行分領域、分品種的統計得出,2010年的新材料產業規模約6500億元,“十一五”期間年均增長約20%。“十二五”期間國傢將采取各種措施鼓勵支持新材料產業發展,各地發展新材料產業的積極性也很高,因此,新材料產業增速將超過“十一五”期間的平均水平。同時,考慮到新材料產業總體上仍處於培育期,為提高產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避免一哄而起,增速也不宜提得太高。因此,《規劃》提出瞭“十二五”期間年均增長率超過25%,到2015年達到2萬億總規模的目標。要實現這一目標,我認為核心是要解決產學研用一體化的問題。一是要夯實產學研用創新發展的基礎。要積極突破技術及裝備制約,著力建立若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創新示范平臺和公共服務平臺,逐步完善材料組分研究、質量指標、服役性能等基礎數據,為關鍵材料開發和推廣應用提供保障。二是要構建產學研用相結合的產業發展機制,完善產業鏈條。要引導生產企業與科研院所、下遊用戶緊密合作,建立一批以重點企業為主體、上下遊緊密合作、分工明確、利益共享、成員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產學研用一體化產業聯盟,形成從上遊原料生產到新材料加工,再到下遊示范應用的完整產業鏈。《中國投資》:缺乏自主核心技術和關鍵裝備一直困擾著我國新材料產業發展,您對此問題有何看法?高雲虎:技術和裝備受制於人,是我國新材料產業發展的制約因素之一。以碳纖維為例,盡管國內目前已湧現出大大小小幾十傢碳纖維企業,但真正實現低成本、穩定產業化生產的寥寥無幾。主要問題就是關鍵裝備沒有自主化、國產化,如飽和蒸汽牽伸、寬口徑高溫碳化等核心裝備方面,國內差距還相當大。裝備依賴進口,也制約瞭工藝技術的研究開發,對引進裝備的改進與再創新工作也相對欠缺。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多重的。一方面,部分企業發展目標短視,單純依靠引進技術、采購裝備、模仿產品,對核心技術和關鍵裝備不重視,忽略瞭技術創新。另一方面,國傢對新材料的專用技術裝備的關註度也不夠,缺乏專項政策支持,企業自主開發的風險較大,動力也受影響。對此,我們根據各領域發展現狀,研究提出瞭一批擬在“十二五”期間重點突破的技術和裝備,歸納在《規劃》的發展重點和《產品目錄》中。當然,新材料產品眾多,需要解決的技術裝備問題也很多,《規劃》提出的隻是一部分。“十二五”期間,新材料產業要高度重視技術裝備問題,在國傢有關新材料產業扶持政策中,也將加大對技術裝備的投入力度,爭取有所突破。協調佈局避免重復建設《中國投資》:您如何看待此次《規劃》中提出的稀土功能材料等產業重點發展方向?未來我國會不會在這些領域產生新一輪的產能過剩跡象?如何避免?高雲虎:《規劃》提出瞭特種金屬功能材料、高端金屬結構材料、先進高分子材料、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高性能復合材料和前沿新材料6大領域的發展重點,並將6大領域進一步細分為20個重點發展方向,稀土功能材料是其中之一。《規劃》從這些發展重點的研發、產業化和市場應用等關鍵環節入手,逐一明確瞭發展途徑、發展目標、主要產品、關鍵應用等,旨在進一步為政策導向和企業決策提供依據。簡單地說,《規劃》提出的包括稀土功能材料在內的發展重點,在“十二五”期間是具有較大發展潛力的。以稀土功能材料為例,作為“工業維生素”,其可以廣泛應用於高技術產業的各個領域,也是發展新能源、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等其他戰略性新興產業不可或缺的關鍵材料之一,加之我國稀土資源優勢相對突出,已有產業基礎良好,稀土功能材料未來發展前景廣闊。關於新一輪產能過剩的擔憂,也並不是不存在。從歷史經驗來看,新興產業在發展初期不可避免地會存在一些盲目性和自發性,重復建設、重復投資的問題也時有發生。國傢在作出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這一決策的同時,已陸續通過國務院的決定、相關行業規劃以及財稅政策等對產業發展加強引導,有關部門已采取瞭相應措施,目的就是盡可能使這些新興產業能夠健康發展,合理引導社會投資,有效避免重復建設。因此我認為,如果國傢規劃能夠切實得到貫徹,相關政策能夠落實,產業發展與產能過剩的矛盾是可以化解的。《中國投資》:在各地紛紛上馬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大背景下,成長前景頗好的新材料產業更是成為地方發展重點。在您看來,應如何引導地方投資新材料產業?高雲虎:自國務院作出關於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以來,各地在國傢提出的7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基礎上,結合當地已有產業基礎和未來發展規劃,陸續出臺瞭地方性的扶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政策。由於新材料產業對資源環境依賴程度較低,又是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物質基礎,很多地方把它作為發展重點之一。這對我國新材料產業的發展壯大來說,是件好事,但並不意味著可以一哄而上。合理引導地方投資新材料產業,一方面要按照《規劃》,落實新材料產業佈局要求,推動產業集聚,培育一批優勢產業基地,促進東、中、西部地區新材料產業協調發展。另一方面,各地在落實國傢規劃和制定地區發展戰略時,要根據自身條件,合理確定發展重點,尤其是對一些投資規模較大、建設周期長、社會影響廣的產品,不能盲目上馬。《中國投資》:目前國際上新材料產業發展情況如何,我國與之相比差距主要在哪些方面?高雲虎:簡單來說,國際新材料產業發展有這樣幾個特點:一是各國政府高度重視新材料產業發展。金融危機以來,世界各國開始新一輪的全球經濟、科技至高點競爭,發達國傢不約而同地將新材料、新能源等新興產業作為下一階段的發展重點,出臺瞭專項政策予以扶持。如,2011年,美國就啟動瞭“材料基因組計劃”,希望以此縮短新材料開發應用時間。二是新材料、新技術不斷湧現。新材料技術與納米技術、生物技術、信息技術相互融合,結構功能一體化、功能材料智能化趨勢明顯。例如,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給瞭石墨烯的發現者,這種材料從發現到獲得諾貝爾獎僅6年時間,在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歷史上實屬罕見。三是跨國公司在新材料產業高端領域占主導地位的格局已經形成。大型跨國公司憑借其技術研發、資金、人才等優勢,利用技術、專利等作為壁壘,已在大多數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新材料產品中占據瞭主導地位,對包括我國在內的後發國傢造成較大壓力。我國新材料產業總體發展水平仍與發達國傢有較大差距,在前面我也曾介紹過我國新材料產業目前存在的一些問題,總體上看,我國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主要表現在:新材料自主開發能力薄弱,大型材料企業創新動力(310328,基金吧)不強,關鍵新材料保障能力不足;產學研用相互脫節,產業鏈條短,新材料推廣應用困難,產業發展模式不完善;新材料產業缺乏統籌規劃和政策引導,研發投入少且分散,基礎管理工作比較薄弱。新材料產業發展任重而道遠。“十二五”期間,工業和信息化部將積極會同各部門進一步加強行業管理,完善政策措施,加大扶持力度,為新材料產業發展創造良好環境,推動我國從材料大國向材料強國轉變。

新聞來源http://news.hexu房屋信貸借款銀行任何問題免費諮詢n.com/2012-08-03/144334317.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onceivellfj2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